当前位置:首页诗人明代顾允成
顾允成

顾允成

[ 明代 ]

(1554—1607)明常州府无锡人,字季时,号泾凡。顾宪成弟。性耿介,厉名节。万历十四年赴殿试,对策中语侵郑妃,置末第。房寰疏诋海瑞,允成不胜愤,偕同年生抗疏劾之,忤旨坐废。久之,以荐诏许以教授用,历官礼部主事。时三王并封,偕同官合疏谏,不报。后以疏劾阁臣张位,谪光州判官,乞假归,与宪成讲学东林,不复出。有《小辨斋偶存》。 ► 顾允成的诗词

人物生平

少年经历

顾允成,字季时,号泾凡,明嘉靖三十三年(1554年)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无锡泾里(今张泾),自幼家境清贫,性情耿直刚烈。其父顾学曾任乡里亭长,经营过豆腐粮米等小作坊买卖,为人豪放,颇多见闻,因此注重顾家兄弟的教育。顾允成自幼聪敏,十四岁师从张少弦,万历元年(1573年)得补郡诸生。当时常州知府施观民创办龙城书院,顾宪成、顾允成兄弟都被选送其中,在龙城书院接受良好教育。

中第遣归

万历十四年(1586年),顾允成赴殿试,对策切中时事毫无隐讳,直接评议皇帝宠妃、立储之事。由于顾允成的言辞慷慨激烈,令阅卷官何心泉惊骇不已,想弃之不用。幸得大学士王锡爵取阅后决定录取,但仅仅置于榜末。

中进士后顾允成尚未被授予官职,此时恰遇南京督学御史房寰上疏诋毁海瑞。顾允成倍感愤慨,与彭遵古、诸寿贤联名上疏,弹劾房寰是出于对贤者的妒忌而诬蔑正直的大臣。当时房寰诬告海瑞一事,朝中官员大多切齿憎恶,但朝廷故意维护,只象征性批评房寰。 待到顾允成上书,朝廷即称房寰已被处分,顾允成等人是越级妄奏,命夺去三人冠带,遣返归家反省。并责令九卿约束办事的进士,今后不得妄言时政。当时南京太仆卿沈思孝上疏替顾允成等说情,结果也被责罚。

复起再贬

不久后,南京御史陈邦科请求录用顾允成等人,未被准许。万历十六年(1588年),南京巡按御史再次上奏推荐,顾允成得以起任南康府教授。此后历任保定府教授、国子监博士、礼部主事等职。

万历二十一年(1593年),皇帝下诏“三王并封”。顾允成与张纳陛、岳元声合疏直谏,认为绝不可行,并称:“自明朝建立以来,嫡长子被封王(而非太子)的事不曾有过,王锡爵怎能专断此事,皇上岂能(违背祖训)独创此事。”此前已有朱维京、王如坚、涂杰、王学曾等官员进谏而被贬谪,上书谏止的官员越来越多,皇帝知道不能全部惩处,只命遵旨行事。

不久后,吏部尚书孙鑨等因为再提此事而被责罚。顾允成又主持公道,上疏指责阁臣张位,还牵涉到王锡爵。张纳陛也随之附和上书。皇帝看后震怒,以忤旨罪名将顾允成贬为光州判官,张纳陛贬为邓州判官。顾允成没有领旨赴任,而是请辞归家,此后不再复出。

随兄讲学

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,顾宪成亦遭革职还家。兄弟二人决定从事讲学活动,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。自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至万历三十一年(1603年)的十年时间里,顾允成与顾宪成一起在故里讲学。江南学人闻风趋赴,泾里客舍到处都住满前来听讲者。张泾在当时成为江南无锡地区学术思想传播的重要活动中心。

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,顾氏兄弟决定修复无锡城内的东林书院,得到许多地方人士乃至常州知府、无锡知县的资助和支持。同年十月,顾允成与顾宪成、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、钱一本、薛敷教、叶茂才(东林八君子)等人发起东林大会,制定了《东林会约》,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一、二次,每月小会一次。

东林书院修复后,顾允成与顾宪成常年寒暑不缀,早出晚归,为讲学奔忙。由于书院内江南远近士人云集,顾氏兄弟在主持讲会时既要与人发言讨论、酬答释疑,同时还要负责安排赴会学人的膳食寝居。当时无锡城内除东林书院外,顾家别无其他栖息之所。为便利讲学,免除奔波劳苦。顾允成于书院修复次年,出资在东林书院后购置一块宅基,建成“小辨斋”,作为他在城内的居息讲学之所。

逝世追封

万历三十五年(1607年)六月二十一日,顾允成病逝于小辨斋内,享年五十四岁。留有《小辨斋偶存》八卷(附《事定录》三卷)等著述。

明朝天启年中,顾允成与张纳陛同受朝廷追赠为光禄少卿。

后世纪念

小辨斋

万历三十三年(1605年),顾允成在东林书院后紧靠苏家弄与箬叶巷交汇处建成“小辨斋”,作为他讲学栖息之所。

小辨斋坐北面南,南与东林书院仅一巷之隔。建筑前后计四进,有长廊连通,后为花圃,近邻弓河。20世纪九十年代因征土被拆毁,2000年初又在原址复建。小辨斋为无锡城内名人讲学遗址与重要古迹。清康熙《常州府志》卷二○《古迹》条下,以及无锡历代所修县志均有著录。小辨斋落成时,延请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为斋撰记,此记原文现收录于《常州先哲遗书》内。江西汤显祖于万历十一年与顾允成同赴北京参加会试,汤成进士,顾被弃置不取。但他们之间仍有“同年”之谊,故请汤显祖撰斋记。

纪念馆

在无锡张泾镇元吉弄内有一座顾宪成纪念馆,是顾宪成与顾允成兄弟诞生地。纪念馆内的端居堂面阔五间,梁架间饰有飞仙雕刻。前有两厢,两厢前门前有一对青石狮子。堂后原为花园,四面环绕回廊,园内亭台水榭、假山花木,十分幽致。清嘉庆年间,顾氏后裔顾皋中状元,于是在花园后又增建状元厅。

猜你喜欢
浣溪沙·酒醒香销愁不胜

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
透碧霄·舣兰舟
宋代查荎

舣兰舟。十分端是载离愁。练波送远,屏山遮断,此去难留。相从争奈,心期久要,屡更霜秋。叹人生、杳似萍浮。又翻成轻别,都将深恨,付与东流。

想斜阳影里,寒烟明处,双桨去悠悠。爱渚梅、幽香动,须采掇、倩纤柔。艳歌粲发,谁传馀韵,来说仙游。念故人、留此遐洲。但春风老后,秋月圆时,独倚西楼。

水仙子·次韵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少年游·参差烟树灞陵桥
宋代柳永

参差烟树灞陵桥,风物尽前朝。衰杨古柳,几经攀折,憔悴楚宫腰。

夕阳闲淡秋光老,离思满蘅皋。一曲阳关,断肠声尽,独自凭兰桡。

青玉案·征鸿过尽秋容谢

征鸿过尽秋容谢。卷离恨、还东下。剪剪霜风落平野。溪山掩映,水烟摇曳,几簇渔樵舍。

芙蓉城里人如画。春伴春游夜转夜。别后知他如何也。心随云乱,眼随天断,泪逐长江泻。

两汉李陵

径万里兮度沙漠,为君将兮奋匈奴。

路穷绝兮矢刃摧,士众灭兮名已隤。

老母已死,虽欲报恩将安归?

咏莲
宋代杜衍

凿破苍苔涨作池,芰荷分得绿参差。

晓开一朵烟波上,似画真妃出浴时。

谢新恩·樱花落尽阶前月
五代李煜

樱花落尽阶前月,象床愁倚薰笼。远似去年今日,恨还同。

双鬟不整云憔悴,泪沾红抹胸。何处相思苦?纱窗醉梦中。

夜坐
宋代张耒

庭户无人秋月明,夜霜欲落气先清。

梧桐真不甘衰谢,数叶迎风尚有声。

闽中秋思

雨匀紫菊丛丛色,风弄红蕉叶叶声。

北畔是山南畔海,只堪图画不堪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