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诗人宋代傅伯成
傅伯成

傅伯成

[ 宋代 ]

傅伯成(1143—1226),字景初,其先济原(今属河南)人,迁居晋江(今属福建)。隆兴元年(1163年),傅伯成登进士;淳熙五年(1178年),出任福建路连江知县;庆元元年(1195年),任将作监丞,同年被贬任漳州知州;开禧年间(1205~1207年),调任湖广总领;之后被重新起用任提点两浙东路刑狱;入为工部侍郎,以沮开边出为湖广总领。嘉定元年(1208)拜左谏议大夫,以不附和史弥远出知建宁府,移知镇江府。八年致仕。宝庆二年卒,年八十四。 ► 傅伯成的诗词

人物生平

隆兴元年(1163年),傅伯成与兄伯寿同登进士。淳熙五年(1178年),他出任福建路连江知县时,发动百姓大修东湖水利,在下流“筑石堤300余丈,民蒙其利”。又在学宫后凿井,当地百姓取名“傅公泉”。

庆元元年(1195年),傅伯成任将作监丞。当时韩侘胄受宁宗宠信,十分专权,千方百计逼使赵汝愚罢相,并一再贬谪,太府寺丞吕祖俭上书陈谏,被贬韶州(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)。傅伯成上书宁宗,说吕祖俭不应当因上书而被贬,要求朝廷“毋使下窃直谏之名,上有罪言之谤”,并极论朋党之祸,结果也被贬任漳州知州。

傅伯成到漳州,创建惠民局,救济民病,又建造东溪桥,为桥三十五,治道千二百丈(折3686.4米),郡人在道旁摩崖刻记他的惠政。不久朝廷升迁傅伯成为工部侍郎。

开禧年间(1205~1207年),韩侘胄为建稀世之功,请宁宗举行北伐,傅伯成上疏反对。韩侘胄不悦,不久将傅伯成调任湖广总领。“开禧北伐”终因南宋缺乏充分的准备而失败,之后重新起用傅伯成提点两浙东路刑狱。未几,除直龙图阁知庆元府(治所在今浙江省宁波市)兼沿海制置使。嘉定元年(1208年),擢升左谏议大夫。

傅伯成在任左谏议大夫时,拒绝史弥远为了独揽朝政对他的引诱、拉拢,史弥远记恨,贬傅伯成权吏部侍郎,不久又贬到建宁府(治所在今福建省建瓯县)任知府。

嘉定三年(1210年),傅伯成以宝谟阁待制知镇江府,适遇当地发生饥荒,傅伯成想方设法赈济灾民,“全活饥民,瘗藏野殍”。

宝庆元年(1225年),傅伯成已过耄耋之年,朝廷又征召他赴阙任职,不久加宝文阁学士、提举祐神观,奉朝请。

宝庆二年(1226年)八月,傅伯成在家中逝世,享年约84岁,赠开府仪同三司,端平三年(1236年)谥号忠简。墓在南安县金鸡乡崇顺里苏岭之原。

傅伯成著有《竹隐居士集》30卷、《奏议》10卷、《耄志》6卷。

猜你喜欢
浣溪沙·酒醒香销愁不胜

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
透碧霄·舣兰舟
宋代查荎

舣兰舟。十分端是载离愁。练波送远,屏山遮断,此去难留。相从争奈,心期久要,屡更霜秋。叹人生、杳似萍浮。又翻成轻别,都将深恨,付与东流。

想斜阳影里,寒烟明处,双桨去悠悠。爱渚梅、幽香动,须采掇、倩纤柔。艳歌粲发,谁传馀韵,来说仙游。念故人、留此遐洲。但春风老后,秋月圆时,独倚西楼。

水仙子·次韵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少年游·参差烟树灞陵桥
宋代柳永

参差烟树灞陵桥,风物尽前朝。衰杨古柳,几经攀折,憔悴楚宫腰。

夕阳闲淡秋光老,离思满蘅皋。一曲阳关,断肠声尽,独自凭兰桡。

青玉案·征鸿过尽秋容谢

征鸿过尽秋容谢。卷离恨、还东下。剪剪霜风落平野。溪山掩映,水烟摇曳,几簇渔樵舍。

芙蓉城里人如画。春伴春游夜转夜。别后知他如何也。心随云乱,眼随天断,泪逐长江泻。

两汉李陵

径万里兮度沙漠,为君将兮奋匈奴。

路穷绝兮矢刃摧,士众灭兮名已隤。

老母已死,虽欲报恩将安归?

咏莲
宋代杜衍

凿破苍苔涨作池,芰荷分得绿参差。

晓开一朵烟波上,似画真妃出浴时。

谢新恩·樱花落尽阶前月
五代李煜

樱花落尽阶前月,象床愁倚薰笼。远似去年今日,恨还同。

双鬟不整云憔悴,泪沾红抹胸。何处相思苦?纱窗醉梦中。

夜坐
宋代张耒

庭户无人秋月明,夜霜欲落气先清。

梧桐真不甘衰谢,数叶迎风尚有声。

闽中秋思

雨匀紫菊丛丛色,风弄红蕉叶叶声。

北畔是山南畔海,只堪图画不堪行。